開學季已經到來,我省中小學生以及大學生陸續迎來開學。除了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外,每年學生們還將迎來新的挑戰——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每名學生每年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并按成績分別打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級,結果將進入檔案,作為升學重要依據。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今年9月到10月,江蘇省將對全省大、中、小學所有學生進行體測,你家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 新標準:體育好,才能評優 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從新學年起,大中小學生實行最新標準。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適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分為不同組別。與舊標準比,體質測試取消了選測部分,所有項目變為必測,每一項每個年級都有相對應的成績及成績所對應的分數和等級。此前頗有爭議的800、1000米成為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必測項目。 《標準》的學年總分由標準分(100分)與附加分(20分)之和構成,滿分為120分。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至89.9分為良好,60.0至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標準》規定,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成績達到優秀者,方可獲體育獎學分。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 青少年體質有好轉,但仍不容樂觀 教育部發布的我國學生近30年的體質變化情況,數據顯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在持續下滑20多年后,近年出現積極變化,比如青少年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肺活量指標逐年穩步上升……從這一連串的數據來看,學生體質下降或多或少有所遏制,不過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有一些變化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比如立定跳遠提高0.01米,800米跑提高0.1秒。 hg体育官方网站江蘇學生體質整體情況從2010年開始,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學生的耐力、速度、肺活量等身體質素指標有所上升,不過近視率高的問題不容忽視。此外,江蘇孩子的肥胖率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學生肥胖率4.2%,2013年我省學生超重率為15.7%,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3.0%。 ◎ 讓孩子動起來,刻不容緩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體質測試或是升學中的體育加試。作為家長,hg体育應該深深的知道給孩子一個強健的身體是實現未來一切的前提條件。幫助孩子形成體力活動充分的生活方式是在他們成長的時間錦囊中注入健康,是一項蔚藍色的海洋工程。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簡報指出,缺乏鍛煉已成為全球第4大死亡風險因素。多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青少年肥胖、耐力素質測試成績下降和體質水平總體下滑是預測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重要信號,部分危險因素可延續至成年成為后續“健康”問題的源頭。要想讓孩子身體棒,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 1.減少屏幕時間 當下,電腦、ipad、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大行其道,不僅成年人成了各種產品的“粉絲”,就連孩子也迷戀上了這些電子產品。無聊的時候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沉浸在虛擬世界里,現在的孩子恐怕離開手機是寸步難行,和大人們一樣,使用著這些電子產品打發著除了學習以外的碎片時間,由此引發的肥胖問題、視力問題以及人際交往問題也接踵而來。 《兒童與青少年醫學文獻》雜志發表的一項橫斷面研究顯示,每日面對電腦、電視的屏幕時間達到或超過2小時的男性青少年,其發生胰島素水平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的風險比每日屏幕時間小于2小時的同齡人高出1倍。此外,“屏幕時間”超兩小時的中學生要比“屏幕時間”不到兩小時的中學生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并比較少在屏幕前的中學生患注意力缺陷障礙兩倍左右。國外的一些干預試驗證實通過控制和降低屏幕時間可以使人群中肥胖率發生率降低。有一項為期半年的隨機對照干預試驗,他們在實驗組通過電子控制系統強制研究對象比基線調查時少看50%的電視,結果發現干預組每天的能量消耗顯著增加,并且表現出了明顯的BMI的下降。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天的屏幕時間限制在2小時以內。 2.增加體力活動 巴西貝羅塔斯聯邦大學的研究者對全球122個國家成年人和105個國家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進行分析后發現,全球31.1%的成年人(約15億)幾乎整天坐著不動,每周的中等強度運動尚未達到150分鐘(約每天30分鐘)。 青少年的情況似乎更糟,全球13~15歲的青少年中超過八成未達到應有的運動量,即每天中等至大強度的體力活動不足60分鐘,其中女孩的運動量更少。 美國人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05年發表過的一篇文章,稱現今一代美國青少年由于靜坐少動的生活方式,由于肥胖使得成年人慢性疾病在孩子身上高發,通過一系列科學研究和推算,預計這一代的孩子,他們的壽命將比他們的父輩縮短5年。如果不改變現狀,這一代孩子是歷史上第一代比他父輩壽命要短的一代。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兒童青少年應該每天累計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大強度的體力活動,每周至少3天進行強健骨骼和肌肉的活動。
“第三屆全國學校體育與衛生器材裝備展示會”暨第二屆中小學創新體育器材現場教學觀摩研討會”于2017年11月16日上午,在河南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眾多企業攜帶自身獨具特色的體育裝備紛紛亮相,hg体育(北京)有限公司精彩亮相本次展會,主要展出的是——體質監測設備,展位號T74。 本次hg体育展出的體質監測設備,充分體現了科技與體育教育相融合的理念。 hg体育有多少个网址(北京)有限公司坐落于現代化國際新城——北京市通州經濟開發區中關村高科技示范園區,是專業設計、生產、銷售體質健康測試儀器、體育器材的高科技企業,致力于為大中小學、教育部門、體育部門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儀器和國民體質健康測試儀器,為初中升學體育考試、高中體育測試及陽光運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配套測試記錄設備。 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產品有:hg体育JTY600系列:身高體重測試儀、肺活量測試儀、立定跳遠測試儀、仰臥起坐測試儀、坐位體前屈測試儀、握力測試儀、引體向上測試儀、跑步測試儀(短跑、長跑)、跳繩測試儀等,以及hg体育陽光運動記錄監測系統;學校體育教學互動管理軟件、運動健康管理軟件。研發團隊把RFID技術、紅外技術、超聲波技術、生物指紋識別技術、觸屏技術、計算機云數據處理技術等完美應用到了產品中。
考生身著運動服應考,電子探頭全覆蓋,8位行風監督員和14位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家長進行巡視和監督……4月23日下午,淮中新城校區和江蘇省淮陰中學開明分校中考體育現場考試在開明分校西操場舉行。這是淮安市中考體育做出的一次新嘗試,堪稱史上最嚴。市教育局局長張元貴表示,今年中考體育現場考試運用電子化進行考核,杜絕任何人為因素的干擾,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教育生態環境,讓學生、家長和社會放心。 考試全程錄像 據淮安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負責人徐豐昌介紹,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公開,所有的監考員聘請第三方擔任,“hg体育有多少个网址今年與淮陰師范學院合作聘請了淮陰師范學院的50名體育專業的大三學生,由他們全程擔任監考員。”同時,對所有考試項目全程錄像。“就拿引體向上來說,在杠上裝有紅外線探頭,當向上時下巴過杠,并且向下時額頭低于杠時,探頭才可以感應到,必須要上下兩次都感應到才算做了一個。這種方式不僅記數科學,還能準確地測試學生的動作規范。” 當考生考完所有項目后,監考員公布考生的測試成績和得分,考生簽字確認。如對成績有異議,考生可以提出申訴。“由于本次中考體育考試是全程錄像,每一個考生和每一個監考人員的動作都可以追溯,判別小組調看錄像,若是情況屬實,則可以允許補考;若情況并不屬實,則以原來的成績為準。” 探頭記錄成績 在中考體育現場,考生們的著裝幾乎全是短袖短褲運動服,特別專業。在50米跑考生檢錄處,正在候考的幾位考生有點緊張,“用探頭記錄成績,心里沒底”。據記者了解,今年中考體育的50米跑采用國際田徑大賽中用到的電動計時系統,可以精確到千分之一秒。 在第一波女生結束了最后一個考試項目——仰臥起坐之后,記者詢問她們考完是什么感受,一位女生連連擺手,“在家練了好幾個月仰臥起坐,我還是好忐忑。”不僅女生有這樣的焦慮,男生同樣如此。 一位男生告訴記者:“我剛做了六個引體向上,但不知道動作是不是標準,探頭有沒有算我成績。” 家長感觸頗深 在今年中考體育的現場,8位行風監督員和14位家長委員會成員與考生一樣,也是頭一回見識到史上最嚴中考體育考試。 行風監督員齊娟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害怕中考體育存在暗箱操作,但是現在每個環節都很公平公正和公開,通過專業的儀器進行測評考核,消除了家長的擔心,我覺得考試雖然變嚴格了,但hg体育平台入口家長更放心了。” 時燚燚是江蘇省淮陰中學開明分校家長委員會的成員,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二,通過觀看中考體育現場考試,她表示全程監控規范有序,同時又很人性化,當考生出現狀況時,會給予第二次機會。“以前我對孩子的體育不是特別重視,后來上了初中,通過教育、宣傳以及學校的重視,我現在每周都要花半天時間陪著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時燚燚告訴記者,她為孩子準備了瑜伽墊,在家里練習俯臥撐,還帶著孩子去小區的活動中心練習引體向上。 據初三學生家長嚴女士介紹,孩子平時并沒有很好地注重引體向上的訓練,在考試前夕才開始“突擊”,雙手都磨出了繭。“孩子這樣辛苦,我看著很心疼。許多初一、初二的學生家長還認為體育無所謂,事實上到真正快要考試的時候再重視就來不及了。”嚴女士說道。
省教育廳要求全省高校、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校統一執行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規定的測試項目和評分標準。這意味著國家進一步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培養,為此筆者走訪臨安市教育局有關同志,詢問臨安近兩年中小學生體質檢測情況。 體育教育嚴格,注重全面提升 2013年臨安市中小學生體能素質檢測工作,由教育局統一組織進行,由檢測小組到學校實地進行抽測。測試年級為小學四、六年級,初中二年級,普高為高三年級,職高為高二年級,全市共檢測了70所學校5000余名學生。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體側成績將與學校提供的測試成績進行比較,準確率達到85%及以上的視為通過,低于85%的視為不通過。 小學一、二年級,測試項目為: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小學三、四年級,測試項目在小學一、二年級的基礎上,增加了1分鐘仰臥起坐。“不少學生平時鍛煉比較少,做完仰臥起坐之后幾天腹部肌肉有酸疼現象。”臨安市西林小學的體育老師表示,學生從小就加強體育鍛煉是好事。 到了初中之后,體測的項目更加全面。錦城街道的王女士說,“孩子平時鍛煉的少,擔心他身體素質不夠好,撐不住學習壓力。體測項目讓孩子在課程中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初中、高中各年級,除了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等常規項目,加入了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男生1000米跑、引體向上,女生800米跑1分鐘仰臥起坐。 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新規定與之前相比,有了一些變化,要求大、中、小學在校學生,每年都必測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以及坐位體前屈。而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學生的必測項目,有別于小學階段項目注重柔韌度、協調性和速度方面,更加考驗身體的耐力、爆發力等方面的素質。 每天鍛煉一小時,身體素質從小抓起 “以前的孩子都會干農活,現在的孩子做家務的比較少。平時戶外活動也不多,在體育教育方面,更應該多下功夫。”相關負責人表示,臨安市教育局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監管方面非常重視,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各中小學需及時配齊儀器和設備,明確具體部門、人員,落實工作職責,確保按時準確完成測試及數據上報工作,讓學生健康水平達標。 教育局非常重視學生抓身體素質提升,更注重的是學生身體健康發展,重視學生體育安全教育和防護工作,加強安全指導和監督。對體測期間有過感冒或身體不適的學生延后測試,并制定詳細的學生體測安全保證制度和應急處理辦法,確保學生安全。 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是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他們表示將著力推動學校各項體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改進、加強和規范學校體育工作,開足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確保學生每天至少體育鍛煉一小時,切實提高臨安市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近年來,學生軍訓猝死、跑步猝死、體測猝死、打籃球猝死,加之因為學習壓力跳樓自殺等屢見報端。人們不禁要問: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國民經濟、競技體育等都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為什么學生的體質越來越差?體育課,學生學到了什么呢? 與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學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學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績分別下降了10.3%和10.9%,學生或者過重或者過瘦,近視率接近90%。 另據國新辦《2015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和近視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 中央7號文件指出導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兩方面: “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社會和學校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休息和鍛煉時間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體育設施和條件不足,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難以保證。”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使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父母過分重視孩子的知識學習,學習時間過長,而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則嚴重不足,對孩子身體體質方面的發展重視不夠,運動量嚴重不足,尤其是城市學生。不會加速跑(只會跑操)、不會游泳、不會三步上籃、不會墊球、拉不了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不會前滾翻、不會爬樹、不會馬步,甚至沒有接觸過鉛球、欄架、足球…… 學生不會這些基本的運動技能,校長、老師、家長們,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嗎? 如果一個國家的學生視區區千八百米跑為畏途,為了所謂“安全”輕易向懦弱訴求讓步,而這種讓步竟然能為很多家長、老師、校長所認同,整個社會竟然只有少量質疑和反對聲音。那么中國的足球人口在哪里?中國的男子漢在哪里? 為了安全,一些學校廢止了多年來運動會上 3000 米、5000 米跑的傳統項目。就連體育課上再普通不過的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跑,如果不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強制規定為必測項目,恐怕運動場的跑道都會荒廢了。為了規避風險和不影響文化學習,當下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hg体育有多少个网址的體育課,都是基于“不出汗、不臟衣、不喘氣、不摔跤、不擦皮、不受傷、不長跑、無強度、無對抗、無沖撞”的“三無七不”的溫柔體育! 試問:這樣的體育能夠強身健體嗎?能夠磨練意志嗎?能夠塑造完整人格嗎?學生能夠從中學到什么? 小學,為了安全怕受傷,上安全體育課;初中,為了安全怕受傷,為了應付體育中考,上應試體育課;高中,為了安全不受傷不出事,為了應對高考,一切都要讓路,學生自由自在上體育課;到了大學,學生沒有什么壓力,考試學分沒有以往那么重要,六十分萬歲,憑個人愛好上興趣體育課。 結果形成了一個世界教育奇觀:一個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上了十四年的體育課(1404學時),可是最后沒有真正學會任何一項運動技能,連基本的運動常識都不懂,更沒有通過體育課養成運動習慣。更別談什么終身體育啦!試想,照此發展下去,學生能學到東西嗎?學生的體質能不下降嗎? 小學到大學是一個人重要的成長階段,體育在這一階段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十幾年的求學生涯,體育課陪伴始終,學生的人格、體格、性格的塑造,情商、智商、動商的培養,責任感、正義感、使命感的樹立,都是在這一階段完成。 在體育課上不僅能夠深化人類原始的走、跑、跳、投、爬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集體協作意識和榮譽感,能夠讓學生體驗成功與失敗,同時學會如何體面地去贏,如何輸的有尊嚴。如果,按照這樣的理念去上體育課,學生還真能夠學到不少東西。
開學季已經到來,我省中小學生以及大學生陸續迎來開學。除了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外,每年學生們還將迎來新的挑戰——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每名學生每年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并按成績分別打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級,結果將進入檔案,作為升學重要依據。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今年9月到10月,江蘇省將對全省大、中、小學所有學生進行體測,你家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 新標準:體育好,才能評優 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從新學年起,大中小學生實行最新標準。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適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分為不同組別。與舊標準比,體質測試取消了選測部分,所有項目變為必測,每一項每個年級都有相對應的成績及成績所對應的分數和等級。此前頗有爭議的800、1000米成為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必測項目。 《標準》的學年總分由標準分(100分)與附加分(20分)之和構成,滿分為120分。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至89.9分為良好,60.0至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標準》規定,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成績達到優秀者,方可獲體育獎學分。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 青少年體質有好轉,但仍不容樂觀 教育部發布的我國學生近30年的體質變化情況,數據顯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在持續下滑20多年后,近年出現積極變化,比如青少年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肺活量指標逐年穩步上升……從這一連串的數據來看,學生體質下降或多或少有所遏制,不過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有一些變化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比如立定跳遠提高0.01米,800米跑提高0.1秒。 hg体育江蘇學生體質整體情況從2010年開始,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學生的耐力、速度、肺活量等身體質素指標有所上升,不過近視率高的問題不容忽視。此外,江蘇孩子的肥胖率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學生肥胖率4.2%,2013年我省學生超重率為15.7%,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3.0%。 ◎ 讓孩子動起來,刻不容緩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體質測試或是升學中的體育加試。作為家長,hg体育應該深深的知道給孩子一個強健的身體是實現未來一切的前提條件。幫助孩子形成體力活動充分的生活方式是在他們成長的時間錦囊中注入健康,是一項蔚藍色的海洋工程。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簡報指出,缺乏鍛煉已成為全球第4大死亡風險因素。多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青少年肥胖、耐力素質測試成績下降和體質水平總體下滑是預測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重要信號,部分危險因素可延續至成年成為后續“健康”問題的源頭。要想讓孩子身體棒,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 1.減少屏幕時間 當下,電腦、ipad、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大行其道,不僅成年人成了各種產品的“粉絲”,就連孩子也迷戀上了這些電子產品。無聊的時候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沉浸在虛擬世界里,現在的孩子恐怕離開手機是寸步難行,和大人們一樣,使用著這些電子產品打發著除了學習以外的碎片時間,由此引發的肥胖問題、視力問題以及人際交往問題也接踵而來。 《兒童與青少年醫學文獻》雜志發表的一項橫斷面研究顯示,每日面對電腦、電視的屏幕時間達到或超過2小時的男性青少年,其發生胰島素水平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的風險比每日屏幕時間小于2小時的同齡人高出1倍。此外,“屏幕時間”超兩小時的中學生要比“屏幕時間”不到兩小時的中學生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并比較少在屏幕前的中學生患注意力缺陷障礙兩倍左右。國外的一些干預試驗證實通過控制和降低屏幕時間可以使人群中肥胖率發生率降低。有一項為期半年的隨機對照干預試驗,他們在實驗組通過電子控制系統強制研究對象比基線調查時少看50%的電視,結果發現干預組每天的能量消耗顯著增加,并且表現出了明顯的BMI的下降。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天的屏幕時間限制在2小時以內。 2.增加體力活動 巴西貝羅塔斯聯邦大學的研究者對全球122個國家成年人和105個國家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進行分析后發現,全球31.1%的成年人(約15億)幾乎整天坐著不動,每周的中等強度運動尚未達到150分鐘(約每天30分鐘)。 青少年的情況似乎更糟,全球13~15歲的青少年中超過八成未達到應有的運動量,即每天中等至大強度的體力活動不足60分鐘,其中女孩的運動量更少。 美國人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05年發表過的一篇文章,稱現今一代美國青少年由于靜坐少動的生活方式,由于肥胖使得成年人慢性疾病在孩子身上高發,通過一系列科學研究和推算,預計這一代的孩子,他們的壽命將比他們的父輩縮短5年。如果不改變現狀,這一代孩子是歷史上第一代比他父輩壽命要短的一代。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兒童青少年應該每天累計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大強度的體力活動,每周至少3天進行強健骨骼和肌肉的活動。